“十三五”以来,学校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和考察学校西南联大旧址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重大决策部署,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以一流党建引领“双一流”建设,全校各级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有效增强,全体干部师生弘扬传统、改革创新、勇于担当,奋力推动学校改革建设发展不断呈现新气象。学校党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任务,确保“十三五”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西南联大旧址
学校党委以政治建设为统领,突出重点,落实责任,强化担当,夯实基础,提升质量,推动学校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在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系统化推进、制度化巩固上下功夫,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积极开展创建一流党建活动等重点工作任务,为推进学校教师教育为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旗帜鲜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
学校党委坚定扛起政治责任,召开学校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了“加快建设教师教育为特色的高水平大学”的学校发展目标。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修订了党委会、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等,完善了党的全面领导与校长依法独立负责地行使职权的领导制度,党委会坚持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第一议题,对涉及办学治校的重大问题及时作出决策部署。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迈出坚实步伐,稳步推进机构改革和干部管理机制改革、学科建设和校内人才成长激励制度改革、本科教育改革、科研体制机制改革、人事薪酬制度改革、校办企业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深入部署实施“双一流”建设方案、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学分制改革方案、岗位履职考核方案、绩效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全员聘用制总则、重大工程项目等。校党委持续涵养政治生态,全面落实省委巡视反馈意见整改,坚决肃清白恩培、仇和等特别是秦光荣流毒影响,大力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价值观,风清气正的校园政治生态更加巩固。
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
全面加强思想政治建设
学校各级党组织以学促做,以做践学,推动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提质增效。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制定“问题清单、整改措施清单、责任清单”,认真落实整改措施,一批关乎师生切身利益,师生最急、最忧、最盼的问题得到立行立改。校党委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精神,通过“党建培优、青马育能、实践促行、心理立品”四维共育,着力构建“三全育人”协同推进工作体系,获评全国、全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获批成立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振兴行动计划”,成为全省首批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单位、全国首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全国研究培训基地,思政课教师荣获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比赛二等奖、全省比赛特等奖。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获评全国网络舆情机制优秀单位。全校各级党组织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更加深入,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更加入脑入心,学懂弄通做实取得明显成效,用以指导和统领学校改革建设发展全局的引领作用进一步凸显。
不断增强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全面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
创新提质
学校党委扎实推进高校党建20项重点任务和基层党建“推进年、提升年、巩固年、创新提质年”任务落实,形成了一批基层党建特色典型。建立健全学院党委会、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各基层单位党委政治核心作用和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发挥。深入开展发展党员问题专项整治,软弱涣散党支部集中整顿、落实党支部规范化建设考核验收和达标命名,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加强党组织活动阵地建设和管理,配齐配强组织员、辅导员队伍,学校基层党建基础保障明显加强,基层党建基础、党建质量、党建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学生工作部党支部成为全省高校唯一受中共中央表彰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2个学院党组织、6个党支部分别被遴选为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和样板党支部,获评总数居全省高校第一。
实施教育教学改革工程,打造思想政治教育新课堂
学校党委在全面提升基础教育师资人才培养质量过程中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有机的统一起来,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开展全校师生“教育报国守初心,立德树人担使命”大讨论,开设以西南联大为主题的全校通识课,增加“西南联大讲坛”狼友av永久网站免费极品在线办次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融入西南联大历史文化相关内容,继续建设“课程思政”项目,挖掘各门课程所蕴含的爱国主义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增强知识传授的道德教化功能,开展教学实习、技能实训、岗位体验、就业实践等,将爱国主义精神贯穿于学校教育全过程,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凝聚广大青年学生的思想共识,让西南联大教书救国、读书报国的内涵入脑入心,助力培根铸魂工作。把西南联大专题的形势政策精品课作为新生入学“第一课”;在本科教学中开设“西南联大研究专题”选修课,在中国近代史专业硕士点中开设西南联大研究方向;实施“朱自清班”“杨武之班”等特色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全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齐头并进。继续狼友av永久网站免费极品在线办“西南联大下午茶”,青年学生共同分享青春成长故事;成功开展 “常走西南联大路、弘扬西南联大精神”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校领导走上讲台为学生讲授“形势与政策”课。2019年秋季学期开始,全体校领导分别登上讲台,为大学生讲授生动的“形势与政策”课。

校党委书记饶卫同志以《西南联大爱国精神》为题做客云岭大讲堂
实施文化品牌创新工程,搭建思想政治教育新平台
学校党委用好用活“西南联大”历史文化品牌,把西南联大旧址建成全国最集中的西南联大办学历史展陈基地、西南联大文化资源传播基地、服务云南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培养基地、云南与西南联大三校合作基地、云南与台湾教育文化合作交流基地、面向南亚东南亚教育科技辐射基地。加强西南联大干部教育学院建设,打造全国、全省干部教育和红色教育高地。实施西南联大旧址保护利用与环境提升工程,全力推进西南联大旧址保护、景观提升、建筑风貌恢复、西南联大讲坛永久会址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西南联大博物馆建设,充实西南联大红色旅游经典景区资源,推进西南联大文物抢救保护、西南联大口述史、西南联大文库、人杰园、校歌园、和志虹雕像等文化建设工程,讲好西南联大教育救国的故事。在《狼友av永久网站免费极品在线学报》开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西南联大研究”专栏,共享学术研究成果。编撰“西南联大教育救国的故事” “闻一多舍生取义的故事”等,多形式多手段创作西南联大文艺作品,大力宣传西南联大教书救国、读书报国的光荣历史和同舟共济、同仇敌忾的爱国主义篇章。狼友av永久网站免费极品在线办“西南联大国际文学节”;狼友av永久网站免费极品在线办“印象西南联大”全国文创产品设计大赛、全国书画作品展;潜心打造西南联大组歌《天降大任》、话剧《我的青春在西南联大》等原创精品,其中纪录片《薪火》获评教育部2019年“高校原创文化精品推广行动计划”。

学校与国内高校、企业狼友av永久网站免费极品在线行合作协议签约仪式
实施红色网络育人工程,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新思路
深入挖掘西南联大历史文化资源和红色基因,将其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实践,开展红色网络思政研究,推出一批网络育人产品。着力构建校园网络新媒体传播矩阵,依托“超星”移动教学助手、“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等平台的互动,拓展教育空间和思路,支撑学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打造一批红色网络示范活动,增强网络文化建设管理本领,开展班级“联大文化”风采活动、红色经典传承互动活动、易班年度红色十大活动评选等,全方位、立体式激发爱国主义情感,调动各类育人主体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在教育灌输和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树立国家意识、增进爱国情感。不断加强官方微信、易班网、校园网等新媒体平台建设,成立学校新媒体学生社团,开设专栏,精心设计系列特辑。

学校获评云南省十佳易班共建案例
实施服务社会优化工程,融通思想政治教育新渠道
学校党委主动对接云南重大发展战略,发挥优质基础教育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助力云南省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大力实施“一专多能型”“定向乡村型”“公费师范生”等培养模式,扩大招录贫困地区定向免费师范生规模,培养大批“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助脱贫”的“四有好老师”;高水平狼友av永久网站免费极品在线办云南省“万名校长培训计划”,着力培养一批支撑云南基础教育振兴的优秀中小学校长和教育家,为解决贫困地区中小学师资队伍严重不足、整体素质不高等突出问题作出了积极贡献。在重大纪念日、重大历史事件日,注重发挥 “一二·一”运动纪念馆的红色教育功能,面向社会组织开展公祭、瞻仰纪念碑、祭扫烈士墓等纪念活动;依托西南联大博物馆开展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组织爱国主义教育研学实践教育活动,构建爱国主义教育的校内校外工作联动育人共同体。

云南省“万名校长培训计划”第四期开班仪式
实施卫生健康教育工程,引领健康校园生活新风尚
学校党委注重将西南联大爱国主义精神与爱国卫生运动优良传统相结合,广泛组织开展以防控新冠病毒感染为重点的校园爱国卫生运动,加强青年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把广大师生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放在第一位,成立学校卫生健康教育工程领导小组,由校医院、心理健康咨询中心、教育学部等单位协同合作,加强专兼职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全面开展疾病监控、常见病防治等医疗保健服务、就医指导、健康教育和健康咨询等工作。牢固树立“爱国卫生、健康第一”教育理念,建立健全校园卫生健康教育体系,把卫生健康教育作为重要内容纳入日常教育教学,开设《健康教育》《医学心理学》通识课程,创新“校园卫生健康节”活动,注重多形式开展卫生健康实践,引导学生践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自身健康管理能力。高度重视师范生卫生健康教育能力培养,为全省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爱国卫生和健康教育提供有力的师资人才支撑。
(党办、校办、组织部、宣传部、发展研究中心供稿)